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资讯 > 市场动向 >

有机产品与有机茶的认证历史和现状

2014-06-17 23:02来源:未知阅读:3 收藏
  有机产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有机产品标准生产、加工和销售,并通过独立的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前几年提到有机产品,不少人感到很陌生,而今,随着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有机产品开始被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有机产品生产国家标准——《有机产品》(GB/T19630)。所有的有机产品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才允许标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有机产品具有4个特征:(1)原料必须来自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3)生产者在有机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和销售档案记录;(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查。有机茶作为有机产品的一种,在满足茶叶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也具有上述的4个特征。
一、有机产品生产和市场简况
虽然有机产品的需求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全球范围内的有机产品生产和销售都在增长。根据有机农业研究机构FiBL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球拥有6290万hm2的有机产品生产面积,这数据包含了3070万hm2的“野生植物采集区域”的面积。以有机方式管理的土地面积最大的洲依次为大洋洲(1210万hm2)、欧洲(780万hm2)和拉丁美洲(640万hm2)。澳大利亚(1200万hm2)、阿根廷(277.8万hm2)和巴西(176.6万hm2)分列有机方式管理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有3位。有机方式管理的土地面积占总农业用地面积比例最高的国家依次是欧洲的列支敦士登(29%)、奥地利(13%)和瑞士(11%)。拥有有机农场(农户)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乌干达、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全球将近一半的有机农场(农户)在非洲。全球约1/3以有机方式管理的土地(约1100万hm2)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土地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则分列二、三位。有机方式管理土地面积最大的前5位发展中国家分别是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和乌拉圭。
全球有机产品市场销售额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2004—2006年的3年中,有机产品市场销售额增长了43.88%。在美国、德国、丹麦、瑞士、奥地利和英国等国家,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健全的有机产品市场结构。2004年,全球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达到了278亿美元,其中北美和欧洲是最大的市场,销售额占全球销售额的96%。2007年,国际有机产品市场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其中北美约占50%,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产品销售市场;美国是世界各国中最大的有机产品销售市场。
我国有机产品生产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21世纪实。近年我国有机生产农业面积发展极其迅猛,2003年仅为30.1万hm2,占全球的1.25%;2006年,IFOAM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机生产农业面积达到了346万hm2,排名世界第2,占全球的6.78%,3年间增长了10倍多。
2005年,我国有机食品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亿多美元。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场份额依然很低,还不到0.1%,远远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但是近年国内有机消费市场也在逐渐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有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农业部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有机产品贸易的年增长率都保持在30%以上。
二、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发展概况
1990年,浙江省临安市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有机认证机构SKAL的有机颁证。这是在我国开展的第1次有我国专业人员参加的有机认证检查活动,也是我国农场和加工厂第1次获得有机认证。此后,我国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并开始开展相应的认证工作。1994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成立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199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立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200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建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2003年,“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改名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改名为“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
2003年前,我国由于没有有机产品认证国家标准,各个认证机构执行的认证标准各不相同。1995年,OFDC制定了我国首个《有机(天然)食品标志管理章程》(试行)和《有机(天然)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于2001年制定了《OFDC有机认证标准》,并起草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有机食品技术规范》(HJ/T80—2001)和《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成为行业标准。OTRDC成立后,参考国际标准和惯例,结合我国茶叶产业实际,制定了有机茶认证标准,培训并建立起了有机认证检查员队伍,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有机茶认证体系和认证程序。2002年,OTRDC制定了《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7—2002)和《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T/T5198—2002),经农业部发布,成为行业标准。
2003年1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务院组建并授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国家认监委成立后,中国的有机认证事业开始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2003年底,CNCA组织相关行业的专家开始起草国家标准《有机产品》。2004年9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4)第67号〕,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此后,CNCA发布了《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2005年1月19日,国家标准《有机产品》(GB/T19630—2005)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认证机构统一按照该标准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是我国有机事业的一个里程碑。2005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还颁布了规范文件《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与《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一起构成我国完善、规范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体系。
截至2004年底,通过国内各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已达到1100多家、2000多个产品,以农作物和野生采集产品为主;总产量达51.2万t,总产值56.6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3.5亿美元,国内销售27.6亿元人民币。
三、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现状
至2008年4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CNCA公布的数据,有24家机构获国家认监委批准可以开展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其中有22家机构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共有31家认证机构开展或曾经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现有4家被暂停,3家被撤销。
根据CNCA统计,2007年度各机构共发放有机证书1246个,有机转换证书835个;其中有效有机证书1186个,有效有机转换证书822个。累计发放有机证书2277个,有机转换证书1409个。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07年12月,全国共有1636家有机认证企业,各省认证企业数量百分比表1。
截至2007年12月,全国有机产品生产企业中大部分由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等6家机构认证,其余认证机构认证的企业数量非常之少。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所认证的企业数量比例为:
北京中绿23.14%,杭州中农18.41%,杭州万泰14.75%,北京五洲恒通11.60%,南京国环中心10.87%,北京陆桥质检6.02%,其他15.20%。
目前,在中国境内还有一些国外的认证机构分别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等地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如瑞士的IMO、德国的BCS、日本的JONA和OMIC、法国的ECOCERT、美国的ICIA等。它们与中国的某些机构合作,按照其所在国的标准开展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活动,但是其目前尚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对国外机构的要求,不能按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开展对我国有机产品的认证活动。在国家认监委注册的认证机构中,南京英目认证有限公司是瑞士IMO在中国的分包公司,湖南欧格有机认证有限公司是德国BCS在中国的分包公司,它们只能认证出口有机产品。
四、我国有机茶生产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有机茶首先在斯里兰卡,之后在亚洲和非洲相继开始生产。中国有机茶生产始于1990年的浙江省,并由浙江省茶叶公司直接出口到荷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我国第1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产品。随后,江西、安徽等省也相继开始生产有机茶。但在整个90年代,中国的有机茶生产仅处于起步阶段,到1998年,有机茶年产量也仅500t,并且绝大部分是出口到国外。此后,我国有机茶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1998—2007年的10年间,我国有机茶产量增长了36倍,2007年有机茶产量达到了1.8万t。
与此同时,有机茶生产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有机茶园面积有10万亩,至2007年已增长到45万亩。
五、我国有机茶认证现状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12月,全国共有11家认证机构对510多家生产企业进行了有机茶认证,其中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占据主导地位,认证的企业占58%;其次为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占17%,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占12%,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占7%,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4%,其余6家认证中心占2%。
获得认证的500多家有机茶生产企业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区),其中以浙江省数量最多,占1/3,其次是云南和江苏,接着是湖北、福建、安徽;第2至第6位之间的差距很小,其所占的比例都没有超过10%,处在7%—10%之间(表2)。浙江省能够遥遥领先,一枝独秀,与浙江省政府实施有机茶工程推进工作分不开。2000年,浙江省农业厅根据国内外茶叶市场发展趋势,组织实施全省“有机茶工程”,为此浙江省有机茶产业发展迅速,浙江省的武义县更是获得了“有机茶之乡”的称号。浙江省有机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对浙江省茶叶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示范促进效应。一是促进了茶叶产业结构向绿色、有机方向调整;二是提高了广大茶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三是提高了茶叶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四是促进了名优茶的发展,达到量减值增。
根据国家认监委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共认证327家企业,其中大部分为有机茶生产企业,其认证的数量占有机茶生产企业的的6成,对其认证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有机茶生产企业的概况。根据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统计,截至2008年5月,该中心共对20个省(含直辖市和自治区)的411家企业进行认证,其中浙江数量最多,占36%,湖北和四川次之,分别各占16%和9%(表3)。
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认证产品种类以茶叶为主,其他还包括:肥料(4家,13万吨)、茶饮料(3家,1.25万吨)、速溶茶(2家)、油脂(1家,70吨)、蔬菜(1家,435吨)和板栗(1家,10吨)。有机认证茶园总面积达32万亩,有机茶产量4.1万吨。其中浙江省无论是有机茶面积还是产量都大幅领先其他省份,居第1位,分别占29.20%和36.87%。在认证面积上,四川、云南、贵州和安徽进入了前5位;在产量上,云南、四川、安徽、福建、湖北进入前6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我国有机茶生产以浙江省最为发达,无论是认证的企业数量、面积、产量,都大幅度领先于其他省份;云南、四川、安徽、福建和湖北5省为有机茶生产较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