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易武贡茶、天下共享”的2013年“易武斗茶大会”,我有幸踏上了久负盛名的普洱茶发源地、六大茶山之一的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茶山。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们从昆明沿着高速公路向西双版纳进发,一路上空气清新,风景旖旎,心情更是轻快,飘荡的心已飞到了遥远的古茶山。
易武茶山,无论是茶园面积还是产量,均位于六大茶山之首。易武镇位于勐腊县北部县城110公里,自古就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以出好茶、出名茶而闻名,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气候区。全镇海拔在656米-2023米之间,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1900毫米,常年生机盎然,而且植被保护较完整,生态环境平衡,大气无任何污染,古茶树园四周,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养分充足,极有利于茶树的自然生长;所产普洱茶内含物丰富,茶多酚、水浸出物、儿茶素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产茶区的同类茶叶。
自清朝后期,易武就成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华的茶叶加工、集散中心。易武茶山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据史料已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茶山每年产干茶近万担;所产的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到达康藏地区,部分运销印度、尼泊尔等国,漂洋过海,走向世界。云紫轩普洱茶。
“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这是易武镇古茶山的真实写照。到达易武镇的第二天清晨,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茶山。山雾笼罩下的茶山,处处泛着缕缕清香,犹如人间仙境,让人如痴如醉。
“采茶要采头泼茶,一芽二叶胜似花,花朵好看不常在,茶树四季都发芽,春茶叶尖一颗针,要采蕊茶莫分心”,落脚易武的那天,无意间发现房间一隅有一首山歌样的诗。在茶山,我们遇一老者,访谈间,得知易武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据说是因为当地有一个花蛇洞而得名。易武茶山所产的普洱茶晋升为贡茶后,内地人纷纷来易武茶山等六大茶山找茶、种茶,大多数人最后选择了定居当地,以种茶、采茶、加工和茶叶贸易为生。探访茶山的路上,我们结识了一位茶商,他也是趁这次斗茶大会来考察茶的。近几年,易武茶山以其不凡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造访,亲密接触那千年间的历史风云和亘古不变的茶香韵味。
普洱茶产地之古今六大茶山 05-24
西双版纳,普洱茶的圣地 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