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知识 > 茶叶文化 >

镇海人的茶生活

2014-06-20 13:34来源:未知阅读:3 收藏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也是让生活更圆满的一件。有人将喝茶当做消遣,有人将喝茶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也有人将喝茶当做生命中的停歇。

  镇海,一座被海风吹拂的小城。二胡阵阵,戏曲声声入耳,古道边的长亭上爬满绿色藤蔓。赏花烹茶,笑谈风月,这是老年人的世界,他们的悠闲足以让这个城市的心态慢下来。人影绰绰,电脑前奋笔疾书,手边的玻璃杯泡着热气腾起,绿茶在其间翻腾,这是年轻人的世界,他们在繁忙的节奏中让自己慢下来。

  四个故事,五名茶友,他们是生活在镇海爱喝茶的人,他们的人生因为茶而更加淡定,富有禅意,他们是镇海慢生活的拥趸者。

  茶·个中滋味

  郑宏坤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在自家的茶庄中煮上一壶水,泡一杯绿茶。他的店在镇海城区十分静谧的一条街上,店面并没有像其他茶叶店那样装饰得古色古香。朴实的店面里,两边茶叶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茶叶,最多的是各个品种的绿茶。正中间的茶桌上摆放着各种茶具,来店里光顾的客人都会坐下来先品品茶,与郑宏坤谈谈茶的滋味。

  经营茶庄13年的郑宏坤2001年开了现在这家茶叶店,但与茶的渊源却能追溯到他出生的那一刻。“我的父亲以前在宁波东钱湖国有福泉山茶场工作,记事的时候起我就在茶山上跑。”郑宏坤回忆童年的生活,“长大了寒暑假的时候就在父母店里帮忙。”在茶的氤氲中长大的郑宏坤从公司下岗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开了茶庄,“那时候父亲跟我说卖茶不能让你大富大贵,但至少可以衣食无忧。”

  靠着茶庄,郑宏坤养活了自己和家人,现在他干脆将家也安在了茶庄。“干了这一行再也不愿干其他的事了。”郑宏坤说。入了茶行,虽说生活都压在了这上面,却也让生活在茶的浸泡中慢慢沉淀下来,“与茶打了一辈子交道,性格也开始慢慢在磨合。”郑宏坤自嘲没有“闯劲”。“有个朋友也是开茶叶店的,他曾经邀请我去北方开店,我不愿意,现在他在秦皇岛的事业做得也蛮大的。”说到往事郑宏坤的脸上没有一点儿后悔,“镇海的生活很安逸,我不愿背井离乡。”

  爱喝绿茶、犹爱龙井的郑宏坤在客人来买茶时也爱向客人推荐绿茶。茶的优劣他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对顾客说明,“不会说话常常赚不到钱,但时间久了客人也就相信了,店里很多客人都是回头客。”他做生意,就像一杯好的茶,汤色透亮,经久耐泡。

  “我高中毕业时,整个宁波才4家茶叶店,那时候100块的茶叶就是顶级的了,喝茶的人也少。我开店时镇海有3家茶叶店,现在我们这条街上就有两家。”经营多年茶庄后,郑宏坤最能体会到在镇海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了。郑宏坤以前都是用白铁方柱的箱子来储存茶叶,现在买茶的人多了,进货量大了,他也改用冷库来储藏茶叶。光顾店里的多是回头客,有些也是郑宏坤多年的茶友,信得过成了一种默契。

  茶·乐此不疲

  爱茶到了一定程度,不仅仅是单纯地追寻好的茶叶,从泡茶的水、泡茶的器具再到泡茶的手法,茶友们在其中探究着泡出一壶好茶的秘诀。格莱雪冰川水烧开,烫洗茶具,绿茶要用85℃水冲泡,第一泡倒掉,拿起盖碗的碗盖,一股自然的板栗香扑鼻而来。第二泡才开始饮用,让茶的香味充分在口腔中蔓延。再点上一根檀香,浓烈的檀香味与清淡的茶香味在空气中相互缠绕,最终转化为一室的心旷神怡。在记者眼中,王先生是一个专业的茶友,专业在他对茶叶的认识、对茶叶的品鉴。

  王先生在北仑经营一家宾馆,每天上午去北仑看看宾馆的管理工作,下午就回到镇海的家中茶室,打开音乐,焚上一炷香,泡上一壶好茶。一个人的时候就看看书,至交好友来访的时候就请到茶室中品茶聊天。“我自己喝喝普通茶,好茶不多,是要拿出来跟朋友分享的。”王先生说,碰到真正懂茶的人,好茶的味道才能被发挥到极致。

  王先生家中近二十平方米的客厅,茶叶堆得比人高,熟普洱、生普洱、黑茶被分门别类地整齐堆放,客厅的中央被茶叶挤占,茶几上堆满了包装各异的茶叶。这里有宁波最老的黑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红茶,八十年代的绿茶,还有六十年代的茯砖(边销茶)。“这些都是红茶,生普洱经过年份的发酵会越来越香。”王先生向记者介绍,绿茶则被他储藏在门口那个大冰柜中。这仅仅是王先生的一部分茶叶储藏,在北仑的仓库中还有很多。“我们家的钱都被换成茶叶了。”王先生笑着说。茶叶的储藏对储藏条件有着极严格的要求,不同的储藏条件储藏的茶味道也不同。湿仓的茶喝起来有股发霉的味道,茶叶适宜干仓保存。为了保持干燥,梅雨季节,王先生要打开家里的空调除湿。

  家中储藏了如此多的好茶,仍阻挡不了王先生对好茶的追寻。前段时间,王先生听说椒江的茶友手中有好茶,就奔过去品茶。“有时候旅行就一个目的:品茶。”王先生说,茶友之间经常如此,谁的手中有了好茶,就招呼着一起来品茶。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先生了解到自己宾馆的一名保安是西双版纳人,而他的家中就经营着茶山。“我喜欢原汁原味的普洱,喜欢用古法制作出来的茶叶。”王先生和这名员工约定来年新茶采摘时他要去云南亲自采摘制作茶叶。去年3月茶叶采摘季,王先生在西双版纳请当地人采茶,监督茶叶制作过程,茶叶被紧紧地压成一块块乔木青砖,两大箱的茶叶被运回宁波。

  与喝茶密不可分的还有茶具,进入王先生的茶室,博古架上排列着大大小小的紫砂壶。“茶壶不一定值钱,但每把都倾注了养壶的心血。”王先生摩挲着手中的一把紫砂壶,壶面光滑透亮,壶的内壁已被普洱茶浸透成深色。这里的每把壶几乎如此,隔一段时间王先生就要养一把壶,养好的壶被清洗干净,用吹风机将壶身内外吹干,防止发霉。“这些壶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收集,我跑到哪儿就搜到哪儿。”王先生津津乐道,“不说值不值,我自己认为好就值了。”

  茶叶还寄托着王先生对未来生活的打算,云南之行结束后,那里风格各异的茶馆给王先生留下深刻印象。“茶馆的装修简单而有讲究,我也想开一家这样的茶馆,有自己的特色,朋友们都有个喝茶的地儿。”

  茶·一份宁静

  1980年出生的陈医生是镇海中医院的一名针灸医生,平时工作紧张而繁忙。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茶友,已有6年的茶龄。“入门虽晚,对茶的品鉴却有着独特的见解。”这是其他茶友对陈医生的评价。

  “真正开始去学喝茶、去了解茶应当是从2008年开始的。”陈医生是众多茶友中为数不多的80后。对茶的爱好源于陈医生对茶味的迷恋,“有苦、有甘,层次丰富的茶能给人带来愉悦。”陈医生翻过很多关于茶的书籍,跑过很多茶叶市场,出差时最喜欢去的也是当地的茶叶市场。为了更透彻地熟悉各种茶的味道,陈医生在大家追求品鉴好茶时,他反其道而行之,喝坏茶。“不好的茶味道喝过后,对好茶的味道才会更敏感。”虽然也有过被骗钱的经历,但在前辈茶友的指导下,陈医生少走了不少弯路。靠着自己对茶的钻研,和前辈的勉励,陈医生进步非常快,对茶味的把握也越来越准确。

  作为一名针灸医生,陈医生每天的临床工作很是忙碌,有时候,忙了一上午连泡的茶都来不及喝一口,妻子为爱喝茶的丈夫买一个保温杯,专门用来泡普洱,为的是忙完后的丈夫还能喝口热茶。

  陈医生爱茶的味道,并不执着于繁复的茶艺,“我是一名医生,更多的时间是需要学习,钻研更多的医技,喝茶随性就好。”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对陈医生来说,茶是忙碌工作之后的一种平静。在而立之年向不惑之年的过渡时期,正是一个男人压力最大的时期,工作压力、家庭压力都压在了一个人身上,喝茶至少让陈医生觉得有一个时刻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在茶香氤氲时停止。正如陈医生所言:“工作中的累,在拿起茶杯的那一刻就转化为平静的心情。”

  茶有茶性,品茶的人也有不同的性格,有人喝茶喝的是热闹,有人喝茶喝的是圈子,陈医生喝茶喝的是一份宁静,一份独处的惬意。或许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品茶人对喝茶都有不同的理解,正如茶的味道本身,好茶拥有着丰富的层次,每人都能从中品出一二不同的味感。在而立之上的年纪,人生尚在奋斗中,正如一杯好的普洱,入口虽然苦涩,但可以很快回甘。

  茶·同气相求

  5月2日,骆驼街道骆兴西路上,一家新茶庄悄悄开业。从4月15日找到这家正在转让的店铺,到开业,它的老板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这间保留着原有西式装修风格的茶庄寄托着两位茶友的梦想,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化为茶庄里油黄铮亮的茶柜上那繁复的雕花,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变成摆在柜上的紫砂壶与普洱。当大多数人将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吧、书吧、酒吧永远停留在梦想时,40岁的胡宏良和45岁的杨国荣却将茶庄的梦想照进现实。

  4月辞职之前,胡宏良是宁波市一家外贸公司的开发设计师,平时的爱好就是喝茶,尤爱普洱茶。杨国荣是胡宏良的表哥,喜爱收藏,是镇海收藏协会会员,茶庄博古架上的紫砂壶就是他的藏品。“开茶庄是我们一直都有的想法,偶然机会找到这家合适的店铺,茶友们也很支持,我们就开起来了。”胡宏良辞去了年薪丰厚的工作,在这家茶庄里找寻归属。

  对胡宏良和杨国荣来说,这家茶庄来得并不意外。茶叶是现成的,两人家中储藏有400多公斤茶叶,茶叶批发商也是认识多年的朋友。“到了这个年龄我们再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来不及了。”胡宏良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可以说是两重天,在外贸公司上班时压力大,加班到深夜是经常的事,出差也是家常便饭。“以前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晚上能早点回家泡上一壶茶放松下。”胡宏良说,现在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辞职前也有朋友劝胡宏良将开茶庄当做副业,保有现在的工作,“没有老板喜欢三心二意的下属,我也不愿忙出差时还想着茶庄。”胡宏良很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开茶庄对我来说是新挑战,我也从没想过经济收入上能达到以前的水准,从目前来说也不现实。”胡宏良和杨国荣对茶庄的经营看得很透彻,“不是不考虑茶庄的盈利,而是有些问题考虑得太多,这个茶庄也开不起来。”杨国荣说。既然选择了,那就边学边做,就如生普洱一样,历久弥香,他们已经做好了三年后才能盈利的准备。

  “茶庄开业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朋友。”茶友之间的友谊是无法通过语言来描述的,仅仅一杯茶就能沟通起彼此。在茶庄的二楼,设置了两间幽静的茶室,用竹席遮蔽起窗户,一张茶桌,几把椅子,镇海当地名人的题书,简洁而大方。这两间茶室是主人为朋友提供的喝茶聊天的地方。附近医院的医生、学校的老师和主人熟悉之后,中午也会来这偷个闲。杨国荣爱收藏,一位来这里喝茶的玉器商人久而久之就与杨国荣成了朋友,品茶与收藏是他们共同的话题。

  “开了茶庄,我们也开了眼界,认识到原来镇海有这么多会喝茶的高人。”杨国荣娓娓道来给他印象最深的茶友,有一位茶友曾经是宁波市喝普洱茶第一名的得主,蒙上眼睛他就能分辨出茶叶出自哪里,储藏几年。卖茶与茶友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一旦有了好茶,杨国荣和胡宏良就会拿出来给茶友品尝、饮鉴,“大家公认的好茶我们也能放心地卖。”杨国荣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