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资讯 > 普洱茶资讯 >

云南昔归茶山寻茶之旅 在寻茶中寻找遗失的自己

2014-06-02 16:41来源:未知阅读:3 收藏
 

茶叶中国5月27日讯 从喝茶到学茶,我足足走了两年,最终来到了这个地方——昔归。和普洱茶的结缘只有短短的两年,我相信我们之间一定是有一种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了的缘分。从一名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本科生,到现在的一名茶学研究生,我觉得学茶这件事情,是上天给我的最大馈赠。

其实,两年之前的我,很不喜欢喝茶,这源于小时候对于茶的印象。小时候也偶尔会“被喝茶”,生长在河南,自然常常喝的就是有名的信阳毛尖。可是小时候不懂茶,家人喝茶也是大杯茶,一人一杯,一撮茶叶,热水冲进去,不会在意水温,不会在意投茶量、更不用说何时出汤这件事情。喝到的茶总是又苦又涩,放了糖也难抵那难耐的涩味。因此,以为茶就都是这样的,拒茶于千里之外。有时候去朋友家做客,被招待了一杯茶,也只会礼貌性的抿两口,或者直接要一杯白开水。尤其作为80年代末出生的这一班人,有那么多的各种碳酸饮料和奶茶充斥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茶更是被排挤的不剩下什么地位了。

第一次喝普洱,是一款宫廷级的普洱熟茶,散茶,是我的一个学汽车模特表演的同学特意拿给我的,说很好喝,有一种特殊的醇香,并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减肥。接了这特意的礼物好久之后的有一天,我用小时候同样的泡茶方法泡了一杯。茶汤的颜色是我对之产生的第一个惊奇,深栗色的茶汤和我所见过的毛尖、铁观音、红茶等等完全不一样,我的第二个惊奇是口感,醇厚饱满的感觉充满整个口腔,好像嘴里面含着的不是水,而是某种可以咀嚼的东西,内容丰富,又丝毫不会苦。我和普洱茶的缘分便自此开始了。

大四那一年是比较忙的,毕业论文、答辩、实践报告、各种材料资料填报、实习工作,还要考研,最重要的是考研,但最终还是因为一分的过错而错过了我心目中的“中传”。消沉是我在那个分数公布出来的三月里的全部颜色。漫无目的的和妈咪逛起茶庄,自己就学会了泡茶,家里弄了茶床茶具一大套,没事的安静晚上,就会为自己泡几杯茶,也为家人送去几杯。网上翻弄考研信息,关注一下那些过了分数线却依然因为成绩不够有优势而被打回学士学位的“战友”们,心里又是同情又是安慰。这种心情,相信经历过这一段的小伙伴们都会深有感触。网络上一通翻,就翻到了美丽的云南,就想来这个高海拔的安静偏远地方发发呆,就想过来这个普洱茶的“国度”安安静静的生活、泡茶。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云南,我说来就来了。


第一次听到“昔归”这个名字,是在师兄的茶庄。有一位“小朋友”(茶学院本科小学妹)说自己刚喝了一款昔归,话音刚落,师兄就大加夸赞“不错嘛,都喝到昔归了”。“昔归”?这是个什么东西?品牌名称?一种类似“金骏眉”的茶的名字?还是某个所谓的“大师”的茶?还是一个茶叶公司?如果说是一种茶的名字,那真的是一个再浪漫不过的名字了。喝到一款叫“昔归”的茶,会被夸赞?这种茶这样神秘?从此关于昔归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就在我心里深深埋下了。

这种神秘感觉埋藏着,埋藏着,因为埋得太深,也没有很刻意的寻找,直到去年5月份在普洱市茶马古镇举办的隆重的国际普洱茶节上,我才第一次遇见了我的昔归茶。我通过导师的朋友的介绍认识了茶人张广义,并且有幸在这次国际普洱茶节的茶文化博览会上,在茶人张广义的茶展位上工作。昔归茶是张总的主打产品,也是他自己最爱的茶,三生有幸,自从认识了张总,我就再也不缺昔归喝了。只要遇到真正爱茶、寻茶的人,张总都会拿出他的昔归忙麓精品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品饮,享受这种奢侈的味道的时光,开始变得就像夜与昼的交替一样,成为我生活中普通又极其幸运和快乐的一小部分。

9月份是采秋茶的时节,我得以在张总的带领下,和他的一些客户来到了他的茶厂。我们开车于上午从昆明出发,一路颠簸驶往临沧方向。一路上,祖国壮丽的山山水水交替展现,车上一群来自祖国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人们,发出一阵阵由心的感慨:这里的山才是山,这里的水才叫水,这里的田野才是真正的彩色画卷。仿佛来这里之前,从来没觉得自己会“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下午晚些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壮丽可爱的澜沧江大桥。这绝对是我所见过的最为壮观的江、最为壮观的山、最为壮观的大桥。我再也没见过第二个集合这么雄伟的山、这么高的高架桥、这么雄浑的江,三种极致于一体的美丽景观。祖国的大好河山再一次把我的小小心灵震撼了,在当地人习以为常的景观面前,我着实被感动了一下,心里充满了各种自豪与爱国情操。至今我还能听到发自我心灵深处的震天呼喊,在那山、水、桥间回荡不绝。我想,昔归茶生长在这样的地方,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桥面非常平整、笔直,走了很多弯弯曲曲的山路之后,这实在是一小段难得的休息和调整,尤其对于一直开车的小伙伴来说。我们在当天晚上到达了临沧市,热情好客的张总早就为我们订好了佤族风情的晚餐,晚餐期间,一群当地的佤族人,用他们特有的热情为我们捎来了仿佛来自远古时代的温暖与喜悦,他们唱祝酒歌、跳风情舞蹈、穿民族特色服装,活脱脱是一个个代表太阳的使者,把光、温暖和热情洒给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我们唱歌,看表演,吃佤族特色菜,喝佤族甜酒,心里的某些在“文明社会”中的一些曾经的压抑、偶尔的伤怀就从身体里,开始往外冒,然后,一缕一缕的,被这热情融化、排挤,飞走了。云紫轩普洱茶。

第二天,我们踏上了我们的昔归茶山之旅。

从漫无目的的期待,到如今的得以真正实现,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梦想成真的幸福。从踏上学茶之路,就开始期待那书本中介绍的各大茶山,就开始憧憬那颠簸坑洼的茶马古道,心早就飞到了那不知名的村庄、古镇,把这心所向往之地在想象中行走了几千遍。今天,真的就踏上了这梦想的征程,觉得脚下的每一粒尘埃、呼吸的每一寸空气都应该去仔细体会和铭记。

从临沧市出发前往邦东乡,共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一小段的山路比前面一整天的山路还要难以消化,晕车的人晕了个大过瘾,不晕车的人也被摇晃的一阵头晕目眩恶心。从邦东乡小学的岔路口驶下去,我们从海拔将近2000的地方,驶往海拔800左右的昔归茶山。一路上我们感受到了温度的细微变化,从凉凉的到热热的。一路上,我在想着一个问题,海拔并不算高的昔归茶,为什么口感反而更出色呢?可是一路上的云海奇景以及胆战心惊的山路几度阻挡了我心中的问号。大部分路段的山路都是单行道,路窄到只能容一辆车通行。我们几度替自己也替车子捏了一把把的汗。我们同行的有两辆车,我坐在后面一辆车上,每每遇到险路,后面车上的人都是先目睹前面一辆车,在险奇路况下慢慢爬行一般而过的现场直播,再自己亲历一遍实况直播,每一次有惊无险之后,大家都是各种唏嘘不已。那路况,真真是非言语所能形容。
 

中午晚些时候就到了山上的一个初制所,初制所就挨着澜沧江的山腰上,住在这样一个山腰上,一眼就能望到澜沧江,实在是悦心悦志。初制所有专门搭建的晒茶场,我们到的时候,茶叶刚好被收进袋子准备运出,因此,就只看到了晒场上光秃秃的晒茶席子。一通参观和拍照之后,大家兴奋的坐下,在昔归山上泡起了昔归茶。这是梦吗?我们用昔归的山泉水,在昔归山上泡起了昔归茶。刚刚润茶,茶香便毫不保留的彰显出来,引得我们又是一阵兴奋。小伙伴们都迫不及待的端着杯子等着茶汤,就像表姐家的“贝贝”等着它的排骨一样的。言重了言重了,不过,我们所等到的这味道,真的是没有辜负我们半点的期待,这茶汤用最饱满的口感和姿态迎合了我们的味蕾,我们差点忘了,自己喝到的才仅仅是晒好五六天之久的秋茶呀。昔归,她再一次让我叹服了。


中午,一群人在初制所美美的吃了两大盆澜沧江美味的鱼儿之后,就又出发前往昔归的正山——忙麓山。这段路更难行,绝对的单行道,很长一段,全是单行道,并且是土路,连石子都没有铺,有些路段还有些前几天下雨积水导致的泥浆,极其难行,如果对面有车子开过来,根本错不开。为了缓解压力,我们对着车窗外面拍摄澜沧江,自我安慰一样的发发微信,张总也不时的指一指路过的大茶树给我们看。我们不停的赞美着这江水和这些大茶树,间或望一望隔江的橡胶树,终于到达了昔归忙麓山,来到了另一个茶叶初制所。

院子里面有一颗那么大的大榕树,一群人都可以坐在树下面喝茶、聊天。我们迫不及待先跑去房子后面的茶山看茶树了。羊肠小道两旁开满了小野花,一整片茶林在眼前出现,阳光正热的时候,我们还见到几个顶着烈日的茶农在辛苦采茶,但是在他们和我们打招呼的脸上,却满满的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的关于昔归茶为什么有这么独特的口感的疑问,开始渐渐有了答案,张总说:“这里的茶园海拔不高,只有800一900m,茶园中有许多高大的树木,古茶树间种在其中,土壤为红壤,土层算不上很深厚,但间杂有许多紫红色的砾石,专家们来测定,说这种砾石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非常丰富,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于茶叶品质十分有利,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有记载说: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这些茶树很多都生长在烂石砾壤的环境中,对茶树良好品质的形成非常有利。”张总带着我们逛茶园,指着一些搭连着大茶树的木头柱子说:“这些木板是为了方便茶农采摘而搭靠在茶树上的,昔归的茶树几乎都不经过人工修剪,让茶树自由生长,这对茶树茶叶品质及丰富口感有非常好的影响” 。这使我想起我曾在哪一本资料里面看到的记载,资料里面讲,一些几百年的古茶树,口感有时候可能会好过一些上千年的古茶树,其原因是这些上千年的古茶树因为经过了人为的修剪,而导致口感被抑制从而影响品质,而未经任何人工干预的几百年的古茶树,滋味和口感就会超越这些被修剪过的千年古茶树。在茶园里游逛着,看着这些茶树,欣赏着零星的几朵洁白茶花,便想喝一喝这忙麓茶了。于是和这些大茶树一起合了影之后,我们就到院子里大榕树的树荫里坐下来,喝起茶聊起天了。

张总对我们说,这里紧邻着澜沧江,所以常常云雾缭绕,经常是傍晚开始起雾,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慢慢散去,古茶树们便常常能得到水汽浸润,恰好迎合了茶树喜湿这一特点。而到了正午过后,暖阳相照,又迎合了茶树喜温这一爱好。夏天和秋天,是这里的多雨季节,茶树更会常常处在雨幕中,偶尔雨过天晴,茶山就会雾气流荡,出现上午旅途中看到的“云海”现象。

喝完了茶,看完了茶山,学习了茶知识,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便要告别忙麓山了。走出来准备和初制所合影留念的时候,碰到了一只驮着柴禾的快乐的驴子,一路飞奔着往自家走去,“嚓嚓”两下,留下了这驴子美丽的剪影和销魂的背影。真是一只可爱的驴子。

回去的路上,我们路过了一颗2000年左右树龄的古茶树,树旁还有一个专门看护着它的老茶农。我们过去拍照,看到了这个可爱的茶农,便让张总帮我们告诉他,我们希望拍一张他和茶树在一起的照片,老茶农爽快的答应了,然后立马郑重其事的绷着表情来配合我们的镜头。同行的一个朋友跟茶农开玩笑说“大哥,您看起来真年轻啊,好像18岁一样。”淳朴的茶农一下子欢快起来,被我们捕捉到了他最真实、纯净、可爱、憨厚的笑容。这张照片成为这次茶山行中我最满意的照片作品,我被这照片中的笑容所感动。

其实,当这次旅程全部结束的时候,我发现,茶山行的意义不只是在于寻茶和寻到了茶而已,更重要的是寻茶这样的过程。在过程中,找回那些随着长大成熟而渐失的美好品质,体悟人生的美好与难得,找回那些单纯的感动与幸福,最后,找回那个遗失了的“自己”。

 

心美了,一切才会美。茶山是美的,云海是美的,茶农是美的,澜沧江是美的,驴子是美的。人们在不知不觉的成长与打拼过程中,深入繁杂的“社会”太久,距离那些“真”和“美”越来越遥远,距离自己也越来越远。于是,人们便通过喝茶安静,通过品茶感悟,通过赏茶释怀,我,也通过寻茶而寻找到“自己”。

茶可以使人们开始感悟、向往和寄托,也可以使人们被过滤、被清洗、被感动,从而被幸福。

 

我们于第二天上午参观了张总的茶厂之后,离开了临沧。这一段行程,搬走了大家很多的不快、压力、负能量。在淳朴与纯净中,更多更美好的东西滋润了每个人的心田,这种简单快乐的正能量,被我们带走,并将进行很好的传递。

感恩于使我如此幸运和幸福的每一个人。(程冬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