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茶叶的继承和发展,是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延续下来的。
在茶叶领域,手工作坊不会消失,因为茶叶除了作为饮品存在之外,它还是传承文化的最好载体之一。
甚至可以说,中国茶叶的精神,存在于手工作坊。
放在现代社会来看,尽管工业化生产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手工作坊似的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发展需求,但人们对于精品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而手工作坊,便是产生茶叶精品的地方。
工业化生产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的追求,手工作坊可以。
在普洱茶领域,手工作坊做出来的优质产品,从来就不缺乏消费者(小众消费者,如发烧友。)的追捧。
我曾经的一位同事,邱明忠先生,现在经营着一家叫“臻味号”的茶庄,在第四届普洱茶博览会上,他的展位总是人满为患,这便是手工茶对发烧友的吸引力所在。
鉴于手工作坊有可能造出普洱茶界的“劳斯莱斯”,我们还是来分析一下手工作坊存在的条件和发展方向——
一、发烧友是手工作坊存在的重要因素
毫无疑问,发烧友是手工作坊存在的基础。他们是一群有着独特见解和看法的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的要求多种多样,甚至细化到山头、拼配比例、发酵程度、口感滋味等等。
但是,正是这一群人的执着追求,使得传统普洱茶越来越精,越来越好。
发烧友群体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
1、口碑传播
一个茶坊、一个产品,好与不好,全凭发烧友说了算。他们一旦认为某个产品很好,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特性传播开来,当然,限于在发烧友群体中进行传播,但这种口碑传播的力量,是媒体上的广告宣传所难以达到的,因为口碑的方式更加真实。
2、同类相聚
只要是发烧友就会有同类相聚的特点。普洱茶因为有太多的可能性,包括产地、师傅、口感等等,所以普洱茶的发烧友更容易形成一个一个的类别。比方说,有一群人喜欢冰岛的茶,有一群又喜欢易武的茶,还有一些群体喜欢勐库的,不一而足。
3、有消费能力
这群人有最起码的消费能力,这个是不用担心的,只要产品做到他们满意就好。
4、意见领袖
发烧友是意见领袖,他们的知识不仅会向圈内传播,还会向圈子外传播。他们就是一个活广告。
对于普洱茶的手工作坊来说,满足了发烧友的愿望,就会获得不错的效益。
二、高端消费群体对手工作坊的意义
手工作坊的方向是向精品化发展,制高点是做奢侈品市场。这就要求手工作坊的产品能进入高端消费领域,比如富人圈子。高端消费群体对普洱茶的重视,是普洱茶手工作坊塑造精品品牌的途径之一。
三、独特的产品特点和稀缺的资源
这是对手工作坊的要求,不是每一个手工作坊都能成为品牌,或者拥有足够多的消费者。要成为品牌是有最起码的条件的。
1、原料是否稀缺,是否被控制。
一个原料人人可得的手工作坊,基本上是不会有自己的特点的。我知道凤庆有一家做红茶的手工作坊,其原料是自己种植的,总共只有两百亩左右,每年他的产品还没出来,就会有消费者提前预订。
2、工艺是否独到
包括拼配、发酵等技术,是否有独到之处。如果没有,那这样的手工作坊也只能是平庸的。
3、是否有文化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这个茶坊是否有一些历史渊源,如果有,那是一种加分的因素。
事实上,手工作坊存在了几千年的时间,它们的存在就是最大的科学,这一点是改变不了的。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实在太快,需要有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茶叶产品出现,如果没有合适的产品,那么相似功能的产品比如说咖啡就会占领这个市场,而这个市场的体量,是手工作坊的做法所难以满足的。
手工作坊由于生产量相对较小,很难生产出适应大众消费的产品,因此发展的方向是精品化。
当然,极大多数的手工作坊,仅仅是初级原料供应商。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什么是“乔木普洱茶”?乔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