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家乡的初制所终于完成了。盘山公路弯弯绕绕,从镇上到家里,都只是沙子铺起来,晴天,驱车而过,一路灰尘弥漫,雨天,要上山可就难了。远处看到的初制所。
拉完我们村的电线!初制所的背后,群山绵延,我自己测试了,家里的海拔可是2000多米~也和大多山村一样,只有十几户人家,一家在西一家在东,隔得很开,家里也只有老人留守。
在山里摩托车最实惠和方便,
呵呵,这里有人家,梯田,
山上的一处茶林
前来采茶的小伙伴们
古树茶年龄都上百年的,我祖祖辈辈的在此,就我记事起也有几代人了,做茶的技艺又来已久,不过那都是自己做了喝的,茶树都不管理和修剪,深山里交通极为不便,人烟稀少,父辈们也很少走出去,到山里来的人更是没有,近几年普洱茶受人们的欢迎了,呵呵,我这深山里的普洱茶也有走出深山的机会了,南板的茶树种植,在宋朝时就有记录,我家族,还有一段很神奇的故事,在此就不多说了,呵呵。随意照的一处,
这里种植的茶树都是大叶种的,制作出来的普洱茶条索很漂亮
采茶,可是技术活,爬树-站稳-搬茶树枝-掐嫩叶,最后下树,当然重要的是摘鲜叶的环节,技术好的一棵树上也要站上20分钟左右,才能采完,但能采到的鲜叶也就一点点,我们自称为——树上的采茶人!
收集的一箩筐上树背的是编织袋自制成方便袋。
采了多少,哇哇,全村的收获!
满满的收获哦,全村人的功劳,我也要付钱的
摊开凉一下,专业的叫——萎凋
摘回来后,还要在挑拣
把粗老的不合格的检出来,老叶片,炒出来就是人们说的——黄片
萎凋好的茶,装好准备炒的专业的叫——杀青!
一箩筐装5斤,炒一锅!
生火呵呵,山里的柴火,很有味道,炒出来的茶,原汁原味!
炒起!
锅温,那是很高的,老辈们完全能应付,
面对热锅,你必须不停翻炒挤压,一锅炒25分钟左右,老师傅至多也坚持炒个2锅,炒茶是最累的,我这个初制所造这两口杀青的锅灶时,特别设计的了,锅时斜着的,灶面也是斜的,而且和人的腰差不多高,这样站着不累,最下面的面温度是最高的,翻炒茶叶时将最底部的茶叶翻最上面自然的滑落下来,呵呵,这就是专用杀青的锅了,相对于置平的锅,要轻松得多!
炒完一锅!出锅!
乘热揉捻~,把条索理顺,呵呵
揉捻完成,漂亮了,一条一条,清楚顺溜的感觉!
抖散在竹席上,待温度褪去,就可以拖到晾晒的晒场晒了!
深山里的太阳,清风,给以了我家的茶有了独特味道!
晒吧!
年迈的父亲,帮我挑拣黄片!
太阳下,坐着睡着了
晒得半成型了,得晒干了,就成晒青毛茶了!
傍晚太阳落山,微晒好的拉回屋内,晒好的装纸箱,就可以拿去厂里压饼了!
什么是“乔木普洱茶”?乔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