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资讯 > 普洱茶资讯 >

雨林模式”运作的弊端

2014-08-09 23:03来源:未知阅读:3 收藏
 

今年此时,雨林连产品都缓缓出,很多人在猜测,而笔者写这篇文的意图,并不是攻击雨林,而更多是借这个标题,分析一些“雨林模式”下运作的弊点。当然,纸上谈兵,为期有些微薄力于行业有益。

  去年此时,雨林一出,万马齐喑。当时,江湖传言,“雨林系”认为普洱茶(第一年)的价格相比铁观音、大红袍以及西湖龙井等动辄数万一斤的名茶来说,实在是毛毛雨,那么,将普洱古树茶的价格提高至相对等的价格,是有可能的。他们确实做到了,一饼新茶一万六左右,行业无二。当然,这个论断选择性忽略了年份的因素。一饼“大白菜”老班章,数万,其实也是毛毛雨。

  “雨林模式”是好是坏,尚无需当下评论,以市场运作迅速带动品牌成长确实是一条路,雨林的出现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激剧的变动,让更多目光聚焦,更多资金在经济低迷的大趋势下选择投资普洱茶。无疑,它对行业是有一定贡献的。只是,“雨林模式”的成功,是要建立在这个行业模式以及“雨林古茶坊”的品牌塑造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圈资金的效率上。可以说,雨林之所以一直面临着种种质疑,也正是因为市场运作背后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品牌还是利益?

  首先,笔者以为,当下高端普洱茶的消费群体是相对较少的,除了部分资深茶友之外,更多需要引导更多外围的普洱茶爱好者、高消费能力的人群进入。当然,对于品牌来说,更多是让更多的茶商愿意来经营这个高端普洱品牌,分担资金压力。在笔者看来,雨林在14年之所以骑虎难下,不仅仅是因为它未深刻着力于消费环节的开拓,更可能在于它过多将“消费者”定位于即有高端茶消费者,以及广大茶商。但此种“消费”,终究还在仓库压着,环节没有真正打通,能上虎背,未必能下。

  无可否认,雨林去年以某些在行业内深有影响力的普洱茶商成为自己的核心经销商,利用本身“东和茶行”、经销商、大益二手商家等的影响力在整个芳村茶叶市场圈形成规模化影响,乃至扩散至全国,这是它市场运作的最强大的根基,也是当下一些新兴的高端普洱品牌少能复制的。

  普洱茶因其“越陈越香”的特性,其经销商既是合作者,也兼具顾客属性。当前诸多茶企主要通过配货制度来半硬性要求经销商拿货,而“雨林模式”的运作,前期与日高涨的利润空间无疑最能振奋人的心怀,让很多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一旦茶在茶商手里打转,就意味着这个圈子里必须有人买单。在“击鼓传花”之下,形成一种固化思维,只要茶最终不在自己手里,就不会去深究到底谁拿了茶,谁拿走了钱。但最终决定一个品牌成败的,往往是到底有多少茶商,尤其是有多少经销商吃下了那批茶?又到底有消费者真正喝下了那杯茶?

  雨林的茶到底有多少喝了?不知道。在问过很多茶友之后,给出的一个答案是,或许某些土豪会不看重茶叶的本身,而因其高昂价格进行一定消费。当然,对于一个新兴的品牌,我们无意去多深究到底会有多少人因为其品牌价值而进行消费。但,可以肯定的是,雨林的经销体系可谓完整,但消费端却实在是个“问题户”。

  消费和炒作,在推广过程中本身就是拮抗而不是协同作用。一款茶,在附加上金融属性给人以期许未来价值空间之时,又凭借其高昂的价格,无疑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口。古树茶的消费文化在高消费人群中本身就是一个小范围文化,而塑造了鲜明“高价”“炒作”等品牌印象的雨林,恐怕更多的还是痛,而不是通……

  渠道通路打通,主要还是涉及对消费者观念的潜移默化,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雨林的狂暴式输入下,虽然一直强调“只做真正的古树茶”,但品牌形象更倾向于“高价”、“炒作”,虽然一直在强调认真做品牌,追求绝对品质,但要辨白清楚,还是需要时日的。笔者事茶渐久,也真诚希望雨林能够勉而行之,最终打通从生产到消费的通路,当下这种局势,或许更可以说是一种“不破不立”的坎坷。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下雨林骑虎难下,而尾随雨林,想要复制“雨林模式”的那些高端品牌,你们能走多远,可曾考虑过?那些想要一起见证一个高端品牌成长的,你们又是否能在利益面前看清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