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章村的李学东本来希望秋茶收购能让他家赚到盖房子的钱,不过,他却没有盼来像春天那样的抢茶大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今年古树茶春茶价格已经被散客炒了上去,现在好多茶商手里还有大量的春茶没卖掉,秋茶自然也就收得少。而且,因为价格高,古树茶市场水也很深,稍有不慎,就会花冤枉钱。很多茶商也是非常谨慎。普洱茶发烧友陈刚,就在这个市场交过数十万的学费。
“普洱江湖”水深莫测 老手也曾交过十几万元“学费”
这几天,陈刚一直在跑茶山,寻好茶,秋尾的茶,在他看来品质并不比春茶差。每次跑茶山,都是老任开车,老任也一位普洱茶爱好者。为了收到好茶,他俩经常一开就是十多个小时。
普洱茶爱好者任紫明:一想喜欢看那个武侠小说了、武侠电影,行走江湖呢。的确是。第一呢,就是说山高路险,有的时候呢我们自己带干粮、自己带帐篷,走哪儿住到哪儿,可能来说住在那些茶园里面、雨林里面,或者又住这种农家乐,蚊叮虫咬,这个呢,就说一直行走在路上。
跑茶山的时间久了,老任发现,随着这些年喜欢普洱的人越来越多,普洱市场也越来越像个江湖。
任紫明:特别是有些外地人,为了一片普洱茶,为了一口正宗茶,他就会有几千里飞过来的可能都有,甚至来说还会就是说来这个地方交通不便嘛,他就租个车就跑几天,如果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的话,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花了很大的精力和金钱,买到不地道的茶。
这个村子已经是陈刚和老任今年第三次来了。
陈刚:就是大树、小树、古树都行。
收茶,门道也很多,就连拿茶叶这个简单的动作,都藏着学问。
就连拿茶叶这个简单的动作都藏着学问
就连拿茶叶这个简单的动作都藏着学问
陈刚:这个,这个啊有个讲究的,不看上面,抓中间,要抓中间,晃一晃啊。
任紫明:我们试着喝一下好吧。
陈刚:这个不抓上面、不抓下面,抓中间。
十多年的茶山跑下来,现在只要一入口,他俩就知道是不是真的古树茶。
陈刚:第一个杯底留香,这是古树茶的一个标准。第二个苦涩能化得开。现在嘴巴已经很舒服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就是跟你之前喝的那个口感不一样?
陈刚:对。
记者:不一样在哪儿,那个喝起来是什么感觉,现在想一想。
陈刚:老任你说说刚才那感觉。
任紫明:刚才那个茶,第一汤色就没这个亮。第二呢,就是说这个香气的话也没这个香。
老任提到的大树就是古树,作为发烧友,陈刚他们只收古树茶。然而,能判断出茶的真假,并不等于买走的就是眼前喝到的。前些年收茶没经验,陈刚他们的茶就被调过包。
陈刚:你到一个名寨以后,你可能你喝到的就不是。那么可能你收的茶就不是这个寨子的茶,而是从别的不知名的,茶叶品相较好的一些不知名的寨子混过来的茶。那么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就是现在很多名寨里面普遍实行的大小树混搭这么一种情况,大小树混搭对茶农是,对他来说也是个好处,对他来说也是方便的,因为一款茶嘛,一个茶园地里面有古树,有大树,有小树。那么这是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最严重问题就是,就是个别的现象,有可能他觉得你不太懂,他有可能就换茶了。
每个环节都要小心翼翼,陈刚觉得自己收茶就像老司机,车越开,胆越小。
陈刚:普洱茶收茶每个人都有这样痛苦的经历,我有将近两年这样的经历,就是说收茶被调包的、换茶的,压饼也被换掉的很多,这个必须要交学费。
记者:交了多少钱的学费?
陈刚:前前后后有几十万吧。
记者:几十万呢?
陈刚:对,因为当时价格,茶的价格都比较高嘛,当时追寻一种高端的古树,结果呢发现根本不是什么古树,或者就是用台地茶来混古树茶了。
就连陈刚都有过被换茶掉包的经历
就连陈刚都有过被换茶掉包的经历
怎么能寻到好茶,现在的陈刚已经逐渐摸索出一套方法。首先,就是要亲眼看到树。
陈刚:那种很高的那些树,对。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就是旁边的那样的树?
陈刚:对,它一定不是一个很标准的茶园,它是东一棵,西一棵的,它是和其它树木混生。第一个像这古茶树,它是超过四百年以后,它首先它的免疫力就很好;第二个呢,它在这里跟那个其它树木混生的话,就无形中造成一种就是说我们那个,在农业上说的一种叫是多树木混生,这样的话它们各自有天敌,然后但是呢,各自又可以约束对方,所以基本上古树是不可能有病虫害产生的。
除了判断古树的真假和年份,还要看茶树周围土壤的特性。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看这你现在挖了这个土,你感觉这个土的成分怎么样?
陈刚:这样挖一块看一下。非常的肥沃。云紫轩普洱茶。
记者:怎么个肥沃法?
陈刚:这个很多落叶,包括那个很多种子。很漂亮的,你看随便都有茶果在里面。
记者:就看着很松软是吧?
陈刚:对,然后感觉到很湿润,很油润那种感觉。你看像这种就是落叶它会就变成浮土的一部分,这是天然的有机肥。
除了查看古树陈刚还要看茶树周围的土壤
除了查看古树陈刚还要看茶树周围的土壤
看完树和土壤,接下来重要的一步就是观察附近的野草,有没有打过除草剂、有没有频繁松土的迹象,都要认真考察。
陈刚:实际上喝古树普洱就是在喝它的原生态,喝它的山头,喝它的周边的环境,喝它的自然。
这棵树,就是陈刚在选好了树、确认土壤和环境都没有问题以后,常包下来的。每年这棵树上产的所有茶,都归陈刚所有。包树的价格核算下来,每斤茶叶价格要比零售价高出50%。虽然贵,但保真、喝着也放心。收货季节,即便是包下来的树,陈刚也会坚持亲自来采茶。
陈刚:辛苦是辛苦,但是总比遭遇到假茶或者别人给我那个大小树给我混的好吧。
记者:他会有大小树混的这个现象出现?
陈刚:当然了,一个茶园它会有古树、小树还有所谓他们的大树,都混在一起的。
记者:这样的小树,大概多少年?
陈刚:这个不好估计,也就是几十年的东西吧。
从鲜叶采下山,到制作成毛茶,每一个环节陈刚都要自己盯着。帐篷是他上山必带的装备,晚上睡觉,毛茶要放在身边。
记者:我特别好奇,你怎么在屋子里还搭帐篷
陈刚:因为我们更多的时候,实际上这些寨子都是哈尼族啊,或者是佤族或者是其他民族的,第一个没有那么多房间;第二个呢,他们住宿的习惯和我们不太一样,所以就在这儿搭了一个帐篷。
记者:那还挺艰苦的啊。
陈刚:还行吧,苦中作乐嘛。
记者:那你有没有比这更艰苦的?
陈刚:有啊,有些时候确实没地儿的时候,就在茶地里面搭个帐篷,然后因为害怕那个自己的茶树上面鲜叶被别人盗采。
记者:这也害怕?
陈刚:对,然后就在下面盯着。这算好的了。
提起曼松老寨,普洱业界没有不知道的。这里海拔1300多米,最适合普洱生长,野生古茶树的密度不高,给茶叶赋予了极好的日照条件和生长环境。因为整个老寨的产量每年只有200公斤,一泡难求的美味,成就了曼松茶的传奇。在等待了十年之后,老寨村民终于答应带普洱发烧友陈刚进山收茶。从景洪市区到曼松老寨有七八个小时的路程。中午,陈刚在易武镇歇脚,他的朋友车先生,家里的普洱生意传到他已经是第五代。
探寻一泡难求千金难买的深林古茶树
陈刚:你好,还认识我吗
陈刚的朋友车智新:这是新茶,这是我家的古树茶。
陈刚:那喝一把吧?
陈刚的朋友车智新:可以。茶叶最好的就是那个曼松寨子的,曼松寨子的茶比较好,那个茶是过去的贡茶。
陈刚:我想过去收一点。
陈刚的朋友车智新:好。
陈刚:今天我说正好过来看看您,然后现在什么价格?
陈刚的朋友车智新:要曼松啊,曼松价格?
陈刚:嗯,古树茶现在怎么样,好不好收?
陈刚的朋友车智新:有是有,但是不多,还是有。
老爷子的话,给了陈刚很大的希望,但这次能不能收到曼松茶,他心里并没有没底。
记者:都说这么难了,你还有信心能收到吗?
陈刚:既然是个传说,那对我来说是好奇,所以的话这次上山待上半个月吧,凭机缘,但是我想我可以收到的。
进山的路不好走,这样的路,陈刚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经过一天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曼松村。第二天一大早,在村里,我们遇到好几位慕名而来找茶的人。
普洱茶爱好者:现在就是曼松茶呢,算是挺贵的了。
记者:多贵呢?
普洱茶爱好者:他们说反正就是从村子里面拿,都在一万二、三了。
记者:那你在市场上有买到过曼松茶吗?
普洱茶爱好者:市场说还没有,只是听说过。
虽然跟曼松的这位村长有八年的交情,但村长从没带陈刚见过寨子里的野生茶地。不轻易带外人进山,在曼松是不成文的规矩。据说,这里的野生茶林,还保持着几百年前的样子。
在曼松村,别说古茶树难见,想拿到曼松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来买茶,先要过考茶这关。李坚强一般会拿出两种茶,让买家品尝,这其中只有一种是曼松的古树茶。
记者:我看你这前面摆了好多这种茶杯,是每次来买你这茶的人,你都要摆这个茶杯让他们喝茶吗?
云南勐腊县曼松村民小组小组长李坚强:对,这是考考他们,看喝不喝得出来,是生态的茶还是古树茶。
记者:就是来的人第一道关要过你这个关?
李坚强:对,就给他们泡茶,就考茶嘛。
记者:为什么?
李坚强:因为这个只有懂茶的人,他才能拿到最好的茶。他不懂的话,他就可能喝了,喝到都是那个生态的茶叶,还有那个古树。他懂茶的,他绝对要拿最好的上去,如果不懂的话,他就喝那个生态的,之后我会把我最好的那个茶叶留给我最好的那些客户,最懂茶的客户。
李坚强考验买茶人是否懂茶
李坚强考验买茶人是否懂茶
李坚强所说的生态茶,是曼松的小树茶,因为树龄只有几十年,所以价格只有百年古树茶的十分之一。懂行的人,通常会从入口的苦涩味,来判断小树和古树的区别,这听起来简单,却相当考验功力,功力不够,根本拿不走正宗的曼松古树茶。
李坚强:一款是古树,一款是生态的小树。然后他如果他喜欢那一款,或者价位这些,如果他同意他喜欢的话,我就把那款卖给他,我们就是这样的,
10年前,陈刚第一次来,就通过了这样的考试。但即便通过了测试,也不见得就能带走茶,曼松古树茶一年到头,总共只有200公斤的产量,想拿到,就得耐心等。
李坚强:因为我们曼松茶很少嘛,古树的很稀少。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他们来比如一待十几天有地住吗?
李坚强:有,住自己家里面。
记者:就在家里等着?
李坚强:对,就待在我家或者是到朋友家去待着,等着这个茶,等茶出来嘛。
记者:有的还等不到?
李坚强:对,有的他能等到几两、几公两,多则达到几两,甚至个把斤,这是算多的。
记者:那像你印象最深的,你今年最多的卖给一个人是卖给了多少,最大的量?
李坚强:最大的量我的卖给陈刚,卖给陈刚,这是有两公斤。卖的最多的一次。
能收两公斤的曼松古树茶,陈刚已经算是这里的大户了,但这个大户也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曼松古树。
李坚强:这因为我们这里村上那个什么,那个之前过度采摘,或者有人偷采什么之类的,因为有的那个树被过度采摘死了,或者怎么样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就不让别人进山去看那些古树啊什么之类的。
李坚强有顾虑,是他们因为吃过这样的亏,在村里的一条小路上,我们见到了一棵枯死的曼松古树,虽然树干不粗,但经验告诉李坚强,这棵树至少已经有百年的历史。
李坚强:我们发现了,我们上一年之后才发现这棵树被采了,然后我们用那锄头,刨了用车拉回来,从那个王子山运下来。
记者:什么原因死的?
李坚强:这个是过度采摘采死的。
记者:怎么看出来的呢?
李坚强:因为你看它这些枝叶什么都没有了,全部都光光,叶子都没有了。这也不是那么什么说虫子那些什么虫啊之类破坏的,不是,这可能是过度采摘,因为它没有叶子,它没法生存。
记者:过度采摘怎么理解呢?
李坚强:过度采摘是怎么理解,你看他应该是过度采摘,你看他这里是发叶子的地方,它叶子都没有了,你看这里光杆,到处被那个刀子,用那个刀子砍过的地方,你看这些都是被刀子砍过的地方。
过度采摘之后枯死的曼松古树
过度采摘之后枯死的曼松古树
李坚强希望这个枯死的曼松古树,能够时刻提醒寨子里的村民,珍惜大自然赐予他们的财富,所以,尽管陈刚是村里收茶的大户,尽管他与李坚强有近十年的交情,但陈刚始终没有得到进山的许可。历经近十年的等待,这一天终于来了。今天,不到5点陈刚就来了,放起了他最喜欢的一首歌。
陈刚:一定要上趟山,看一下古树。太难得了,我相信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的人都看不到古树。这个就是一个曼松的传说,曼松古树的,可能曼松茶可以喝到,但是曼松的古树一定是个传说,所以我今天特别想看到那棵古树。
村民们每次进山采茶,都要走这条路。即便坐上摩托车,也要走40分钟才能到。山路很不好走,如果下了雨,很容易出车祸。如果不是村长带路,外人很难找到这里,即便找到了,恐怕也不会知道在这片原始森林里,究竟哪里隐藏着那些百年甚至千年的曼松古茶树。林子里完全没有路,跟着村长走了将近20分钟,我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曼松树。眼前的这棵茶树,树龄算年轻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李坚强:就是它东一棵,西一棵,到处都有,等等都有。
记者:那你们采起来其实很麻烦的。
李坚强:森林当中到处可能都有那个这么大的茶树,还有没有发现的。
记者:那它这个是天然的,也不用施肥了,也没法施肥。
李坚强:没有那个,不施肥,不打药嘛,不打那个除草剂的。这个大树的话,你看这个古树的话,它可能有三到四米高,然后我们就用人工搭起这个木架。
记者:事先搭好的都是?
李坚强:是,对,然后又爬上去,爬上去去采的。
记者:那你采采吧,我感觉是挺危险的。
李坚强:是啊。
村民们搭起一座上下两根横梁的木桥用于采茶
村民们搭起一座上下两根横梁的木桥用于采茶
为了不让古树树干受到人为的蹬踏破坏,同时为了方便采摘,当地采茶也有独特的方法。村民们借着山体的斜坡,搭起一座上下两根横梁的木桥,用于爬树。不过时间长了,经过雨水侵蚀,木桥很容易腐烂,通常两年就得重新做一个。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像在你这个林子里,大概有多少棵这样的老茶树啊?
李坚强:像我这一片茶园的话,有一百多棵这么大的古树。
记者:一百多棵?
李坚强:对,一百多棵。
像这样一棵曼松古树,一年到头,只能采下五两左右的茶叶。
?记者:我们也没想到这么不容易。
李坚强:是啊。
记者:那我看你拿这个筐,比如说一天要采那个老树茶能采一筐吗?
李坚强:不能采,这个只能采这么多,这个是几两。或者是采这么多。
记者:就她这个小包?
李坚强:对。
记者:就采这一包,一天啊?
李坚强:半包。一棵树。
记者:一棵树?
李坚强:多的嘛,像这一棵的话现在不怎么发,你看就是发了一点,要采的量很少,这一棵。
因为产量太小,就算叫出高价,要想拿到现货也极为不易。没有炒作空间的曼松茶,并不像老班章、冰岛、弯弓等老树茶那样,因为茶商的炒作而被外界熟知。只有像陈刚这样的普洱发烧友,才会不辞辛劳一趟趟来这里找茶。
陈刚:一年200多公斤的产量,然后没有人到达,我到达了,所以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开心的事情。
陈刚是第一个见到曼松古树的外人
陈刚是第一个见到曼松古树的外人
记者:村长他是第一个看到古树的人吗?
村长:对,应该我带过来是第一个,具体就是又带你们又带他一起过来的。
陈刚:对,摸到了。
记者:摘到了。
村长:甚至采到了。
陈刚:所以这个茶贵,以前不理解,现在明白了,这茶贵一定贵的有道理,发的(芽)太少了。
第二天清晨五点,陈刚和村长就起床了,昨天从山上采下的鲜叶,经过一晚上的晾晒,已经等到了它的最佳炒制时间。让陈刚更兴奋的是,这次他一口气收到了8两曼松古树茶。
陈刚:再闻一下,好香啊。
记者:多少钱你都要?
陈刚: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完成我一个心愿的问题,所以钱可以忽略不计。
曼松茶的味道究竟有什么独特,好在哪里,村长拿出自己家存的一点秋茶,让我们体验一下。
陈刚:这个我们知道所有的茶,在叶片,在芽头,在外观、叶底上面,都可能出现问题,但是你的嗓子、你的喉,就是说你的嘴是骗不了你的。这个曼松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古树,入口是甜的,而且这种甜,这种苦涩味极低,它的汤色非常得饱满。
一泡曼松茶,42道过后,依然汤色不减,这彻底颠覆了陈刚对曼松茶的认识。
陈刚:慢慢吞咽下去的时候,我们知道好茶讲究一个喉韵,那么它的喉韵会直接会深喉,深喉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它的内在丰富,然后会到就是说你感觉到到喉咙的最底部,而且这种喉韵会一直持续的时间非常长。
曼松品起来,没有老班章的霸气,也没有冰岛的柔美,但曼松最大的特点,就是你找不到它的缺点。正因为如此,曼松也被普洱发烧友们称作“低调的王者”。走到这位王者脚下,陈刚花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普洱已经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他的身体里。这十年,不仅是耐心的等待,更有潜心的研究。
陈刚:这行非常的江湖,你没有过硬的基本功的话,千万不要来,过来挑战茶山。上茶山。
离开的时候,陈刚说他明年春天还会来曼松。哪怕,只是看看也好。
半小时观察:行走江湖需谨慎
普洱市场确实是个江湖。比眼力、拼功夫。既要有资金实力,更要有经年累月的品鉴经验。普洱作为藏品,它需要我们懂得去品味普洱文化;作为饮品,它更需要我们了解选材、制作以及不同品种。普洱茶号称是能喝的古董,遭到热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投资属性。不过,天价买来的茶叶既可能是珍贵的普洱藏品,也可能是让人深度被套的陷阱。所以行走在普洱江湖,即使有相当的功力,也需要倍加小心。我们希望普洱茶这个江湖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什么是“乔木普洱茶”?乔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