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古树茶渐为茶客熟知。
有冰岛、班章等更是闻名天下,现在又很流行一些冷僻、茶质不错的茶山。
其中以易武区的白茶园、薄荷塘等等最受追捧。实当地产的大古树茶少的可怜,正因为如此,大部分茶友为之如痴如狂。是滇茶,还是癫茶?
笔者喝茶已久,也对这个神秘的地方也起了好奇心。让我们一探虚实。
薄荷塘属于曼洒茶山,现居民族为瑶族。2014年有村民四十几户,山地海拔1400m-1600m。
在路上,海拔1615m。勉强看得清。
行脚继续
薄荷塘无人管理的茶园状态结束于几十年前,
几十年前,瑶族迁居到这个地方。当时有一个汉姓周的领头人找到现在大家熟知的茶地进行管理,并种植了许多小茶树。生态很好,但是终也不过食指与拇指这样一圈。
看下图远处,所处不远。
周村长育有一子三女,三个女儿长大嫁给了当地的瑶族。我们戏称这几个幸运的小伙子迎娶的黑珍珠可是胜过什么白富美的。薄荷塘的茶叶出名给周家兄妹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而周家四户并没有因为财富平添争端与困扰。每年春茶所得都分四份,每家各得一份。春茶时节活最忙,各家都有帮忙。相信淳朴勤劳的人,拥有云南大山最丰厚的恩赐。
现今,大树寥寥。
现代的铁皮吊脚楼——可有惊、喜?
房子虽小,一分为四。
薄荷塘茶树考:
接下来是很多茶友最喜欢的部分,仅作参考供大家一笑,勿做证据白白失了喝茶的享受。
好喝!——这么说很多热衷于涩感舌腭,回甘几秒的“资深茶友”必伤心欲绝倒地。当然这也不是搪塞的。
香气很好,汤水细腻,有清凉感,涩度低、醇厚、绵稠、韵足。好茶的味道,不过是很多好词堆砌,不做过多的赘述。
先说茶叶背景,薄荷塘属于易武曼撒区。曾处于长期无人管理的状态,林茶混交、产量低下。因此好的薄荷塘清凉感很好,并不是叫薄荷而有凉感的。
易武茶的魅力有一部分来自于饱满的香气,当然这没有例外。
好话说尽,好词用尽。当然这些是基于该茶它是古树茶来讲,树林小的另当别论了。
薄荷塘的茶树树形高,顶端优势明显茶箐产量低。其中翘楚的大树皆有名姓,这为数不多的几颗茶树围径还是可观的。
今年薄荷塘的古树最大的买家是两广茶客,大树茶不过十数,自然出不了多少茶。也不过几十公斤。收购价格大约是小20W,这疯狂程度远超班章。
不过此地香艳的小树倒数不少,深林中弱小的树难以快速生长。按史来算,约摸就几十年还未有成年男性的三根手指粗细。产量约300公斤左右。
笔者自认为是一个很会泼凉水,很没趣的人。只是希望茶友更多的了解实际状况,且当笑话也可。
什么是“乔木普洱茶”?乔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