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老的经济作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必需品发展成为“琴棋书画歌舞茶”的独特文化。在今天,茶不但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对发展农业经拼、倒建相谐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天然制作且可以长存久放;普洱茶属后发酵茶,越陈越香,种植管理与产区环境均无农药化肥与人工污染,完全符合现代饮食所追求之天然食品概念。只是有些茶商对于普洱茶的观念似是而非,发霉当陈化、年份以倍数灌水、哄抬价格,而消费者却只能盲从。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普洱市场的一片乱象已经颇有好转了,但在感慨之余,总希望能藉手上一些正确信息给予消费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洱茶历史探源
普洱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集散地与原产地之一普洱县(即今宁洱县)命名之。于元朝时称之为普茶,明朝万历年才定名为普洱茶。
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此时所生产之“银生茶”是为普洱茶的前身,最原始制法是直接将鲜叶生晒而成。后来,发展出杀青、揉捻等制程,在茶菁日晒后成为晒青毛茶,此即紧压精制加工的原料。清朝为普洱茶的极盛时期,《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宫廷贵族与风雅人士饮用普洱茶蔚为风潮,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兴。当时,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料生产地区,而普洱与思茅即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之一。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营销至中国内地、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中国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至今,茶叶已成为中华文化与其他西方文明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