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普洱茶,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现在普洱茶已经越来越深入的走入了大家的生活,我们日常所见的普洱茶又以各种姿态存在,散茶、沱茶、金瓜茶、袋泡茶、砖茶、柱茶等等等等,还有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各种普洱茶专卖店看见的最多的普洱饼茶。
普洱饼茶现在也以越来越多的形式出现了,小至5g的迷你饼,大至2000g的,甚至更大的。但是大多数还是以357g的形式存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子饼。
有很多人对七子饼的由来很是好奇,的确,明明就是一款饼茶,为何要叫做七子饼呢?那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顺便显摆一下自己。嘿嘿!
首先,七子饼茶,因为外形酷似圆月,又把每7饼装为一桶,故名七子饼。
那么七子饼是怎么得来的呢?
这个说法不一,但是目前流传最广的,也最为大家接受的就是以下这种。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七”这个数字,是有着很多含义的吉祥数字,比如中国的情人节是7月7日。七象征着多子、多地、多福、多寿、多禧、多禄、多财,七子相聚圆圆满满。“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七子饼茶一般都是7两一饼,7饼一提,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也是七子饼茶的传统包装。
关于“七子”之说。其实,单数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中,总是被推崇。“九”为至尊,“七”为多子多福,“七”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把七饼圆茶捆为一筒,始为清朝的定制。《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1800克),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千。”这里清廷规定了云南外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清未,由于清廷处于没落期,茶叶形式开始多变,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七个一筒的园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民国初年,面对茶饼重量的混乱和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了茶叶商会,试图统一。如思茅茶叶商会在1921年商定,每圆茶底料不超过六两,但财大气粗的“雷永丰”号却生产每圆六两五钱每筒八圆的“八子圆茶”,一时市场分额大增。解放后,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国营茶厂,使用中茶公司的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七子饼茶”这个吉祥名称,从此“云南七子饼茶”就成了紧压茶的霸主地位。直至今年,普洱茶新兴品牌福村梅记旗下也有一系列的七子饼茶,如“易武山七子”、“巴达山七子”等。圆一筒,原是清廷了规范计量、生产和方便运输所制定期的一个标准。发展至今,“七子饼 ”已成为普洱茶中响当当的商品名称。
七子饼茶的来历另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咧?是用来上税滴。
还有另一种说法: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当然,在现在来说,七子饼可以说是这种类型的茶的一个统称了,现在很多生产厂家都有生产他们自己的七子饼,所以,七子饼并不能代表一个茶的品质,通俗的说,不一定说,七子饼茶就一定是好茶,主要还是要看茶的原料以及加工工艺。
总之,一句话来说,就是要选产品,不是选名称。大家擦亮眼睛,仔细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