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击是日本的入侵。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938年已占领大半个中国,严重的战乱影响了普洱茶的内销,到1940年日军进攻东南亚,先占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挝、柬埔寨),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又占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至此普洱茶的外销通道全部中断。本来普洱茶有4个主要销售方向:对内经四川、贵州销往内地,经滇西销往藏族区。对外经越南、老挝销往南洋及海外,经缅甸销往南亚和海外,通过这条线路还可以销往西藏。日军占东南亚后外销完全断绝,内销因战乱也大减,普洱茶遭受了一次严重打击。也就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与普洱茶发展有关的大事,就是范和钓受派到勐海建厂,虽然因战乱没有生产太多普洱茶,但仍然有一些在普洱茶史上的重要产品,并且打下了后来勐海茶厂的基础。抗战期间由于普洱茶的销路主要只剩下经滇西北进藏一条,因此最接近这个方向的小景谷茶区在40年代曾一度兴盛起来过。抗战胜利了普洱茶的春天会来吗?这个问题一定是当时的茶农、茶庄主、茶商们都想过的问题,可惜的是国共内战马上开打,严冬中刚露出的一点春的气息又消失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春的气息再次升起,希望又充满在茶农、茶商、茶庄主们的心中,但是从1953年开始了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所有私营茶庄全部消失。所有个体茶农全部加入合作社,所有茶叶生产全部纳入计划经济轨道。全云南省只有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等几家企业在生产少量的普洱茶卖到港澳,由于普洱茶工厂少。市场需求也小,茶厂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茶,没有企业来收,又不能拿到市场上卖,于是很多茶农开始砍茶树改茶园为粮田,茶既然不能卖,总得吃饭吧。古茶园遭受了第一次不得已的破坏。
在普洱茶生产几乎停顿的同时,由于私人茶庄的停业,普洱茶存卖结合的生产销售方式也结束了,到90年代,当第一届普洱茶叶节在思茅举办时,普洱茶产地已经极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普洱茶了。从4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普洱茶沉寂了半个世纪。在这40多年里有几个有关普洱茶的大事应该知道。1951年12月“中茶牌”商标注册成功,使用期20年。从1952年起所生产的茶叶包装的文字最上面是倒读的“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中间是八中茶商标,下方是倒读的“中茶牌圆茶”繁体字。由于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工加盖,因印色之别而有红印、黄印、绿印之称,这期间所生产的茶俗称为“印级茶”。
从1972年起“中茶牌圆茶”停用,开始改称“云南七子饼茶”,上面文字为“云南七子饼茶”下有英文,中间仍是八中茶商标.下面文字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下面同样有英文,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同样是手工加盖,因印色的不同有红印、黄印、绿印、水蓝印之分,从此开始了“饼级茶”时代。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数字,头两位是该产品创制年份,第3位是毛茶等级,第4位是茶厂编号。当时1是昆明茶厂,2是勐海茶厂,3是下关茶厂。由于香港人有喝老茶习俗,三大改造后.由于存茶的中止,大陆已没有老茶可以供给香港,为此在借鉴香港、广东做湿仓加速发酵方法的基础上,1973年昆明茶厂研制成功了渥堆发酵熟茶的技术,以后在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等生产,但曾一度列为国家机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春风终于吹进沉寂多年的普洱茶区.。
普洱茶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击是日本的入侵。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938年已占领大半个中国,严重的战乱影响了普洱茶的内销,到1940年日军进攻东南亚,先占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挝、柬埔寨),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又占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至此普洱茶的外销通道全部中断。本来普洱茶有4个主要销售方向:对内经四川、贵州销往内地,经滇西销往藏族区。对外经越南、老挝销往南洋及海外,经缅甸销往南亚和海外,通过这条线路还可以销往西藏。日军占东南亚后外销完全断绝,内销因战乱也大减,普洱茶遭受了一次严重打击。也就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与普洱茶发展有关的大事,就是范和钓受派到勐海建厂,虽然因战乱没有生产太多普洱茶,但仍然有一些在普洱茶史上的重要产品,并且打下了后来勐海茶厂的基础。抗战期间由于普洱茶的销路主要只剩下经滇西北进藏一条,因此最接近这个方向的小景谷茶区在40年代曾一度兴盛起来过。抗战胜利了普洱茶的春天会来吗?这个问题一定是当时的茶农、茶庄主、茶商们都想过的问题,可惜的是国共内战马上开打,严冬中刚露出的一点春的气息又消失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春的气息再次升起,希望又充满在茶农、茶商、茶庄主们的心中,但是从1953年开始了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所有私营茶庄全部消失。所有个体茶农全部加入合作社,所有茶叶生产全部纳入计划经济轨道。全云南省只有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等几家企业在生产少量的普洱茶卖到港澳,由于普洱茶工厂少。市场需求也小,茶厂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茶,没有企业来收,又不能拿到市场上卖,于是很多茶农开始砍茶树改茶园为粮田,茶既然不能卖,总得吃饭吧。古茶园遭受了第一次不得已的破坏。
在普洱茶生产几乎停顿的同时,由于私人茶庄的停业,普洱茶存卖结合的生产销售方式也结束了,到90年代,当第一届普洱茶叶节在思茅举办时,普洱茶产地已经极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普洱茶了。从4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普洱茶沉寂了半个世纪。在这40多年里有几个有关普洱茶的大事应该知道。1951年12月“中茶牌”商标注册成功,使用期20年。从1952年起所生产的茶叶包装的文字最上面是倒读的“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中间是八中茶商标,下方是倒读的“中茶牌圆茶”繁体字。由于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工加盖,因印色之别而有红印、黄印、绿印之称,这期间所生产的茶俗称为“印级茶”。
从1972年起“中茶牌圆茶”停用,开始改称“云南七子饼茶”,上面文字为“云南七子饼茶”下有英文,中间仍是八中茶商标.下面文字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下面同样有英文,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同样是手工加盖,因印色的不同有红印、黄印、绿印、水蓝印之分,从此开始了“饼级茶”时代。1976年为出口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规范普洱茶唛号,饼茶用4位数字,头两位是该产品创制年份,第3位是毛茶等级,第4位是茶厂编号。当时1是昆明茶厂,2是勐海茶厂,3是下关茶厂。由于香港人有喝老茶习俗,三大改造后.由于存茶的中止,大陆已没有老茶可以供给香港,为此在借鉴香港、广东做湿仓加速发酵方法的基础上,1973年昆明茶厂研制成功了渥堆发酵熟茶的技术,以后在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等生产,但曾一度列为国家机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春风终于吹进沉寂多年的普洱茶区。
保护普洱茶的尊严和品味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