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鬼的存普洱茶宝典

2014-05-24 16:40来源:未知阅读:3 收藏
 

老茶鬼是我的一位甘肃茶友,我去甘肃出差时拜会过他,取来不少茶经。

想起我和老茶鬼的初次会面,老茶鬼以家藏5年陈普款待我,茶汤入口,让我生出不少疑问,甘肃地处西北,气候干燥,怎会藏出如此圆润的普洱茶呢?诚心请教后,老茶鬼邀我到他家,将其存茶方法亲自演示给我。

1、老茶鬼拿出一个塑料水桶,往水桶里倒了两瓢水;

2、把一个小塑料凳放在水桶里,不要让桶里的水漫过凳面;

3、对茶叶称重并做好记录,老茶鬼拿出一筒纸袋装七子饼,称得重量为2420克,记录在本子上;
(一筒当年新茶,在甘肃放了个把月,总重居然比出厂净重还少80克)

4、把整筒七子饼放在桶里的小凳上,饼身离桶壁至少2公分,饼面上盖张厚纸;
(防止水气沉降在饼面上)

5、盖好水桶盖;
(水桶盖上要戳几个眼作为透气口,透气口很重要,没有这个透气口,桶内空气湿度会达到100%,通过透气口,让桶外干燥空气进来,有利于保持桶内合理空气湿度)

6、水桶里的普洱茶会从桶内的湿润空气中吸收水分,有2~3天,当重量增加5%后,取出茶叶,装袋密封。
(原本总重2420克的一筒七子饼,加湿5%,即2420克×1.05≈2540克,要及时装袋密封,防止茶叶失水)

我看了老茶鬼的操作后,基本了然,原来是利用一些家常用具,营造出一个加湿环境,为便于读者理解,虚拟了一段谈话,谈话虽“假”,用心却真。

问:为何会想出给普洱茶加湿这个法子?
答:普洱茶界有“干仓出好茶”和“干仓难转化”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提到加湿,有些人会往“湿仓”上联想,但我家住西北,气候干燥,自然存放的普洱茶都干巴巴的,出厂时净重100克的沱茶,到了咱们西北,会少出几克的重量,因为西北湿度低,普洱茶会失水减重,如果不给普洱茶加湿,水分不足,普洱茶怎么能够转化好呢?我对“全凭天命”、“一切依自然之道”的存茶观点持保留意见。给普洱茶适度加湿以利于转化,已被我实践验证,今后我还会继续这么存茶。

问:你这个水桶加湿法,对水有没有什么要求?
答:只要是无异味杂质的清水都可以,非要讲究的话,就用山泉水或纯净水,也可以在水里放包活性炭或水晶。

问:可以不开透气口么?
答:透气口一定要开,不开透气口,桶内空气湿度会达到100%,不开透气口虽然可加快吸湿,但容易造成饼面条索模糊和边缘松脱;透气口也不能开得太大,否则普洱茶会吸湿不够,还要通过二次操作来补充水分;我用湿度计测量过,开了透气口,桶内空气湿度为60~80%,随昼夜温差而波动。

问:如何判断普洱茶失水状况
答:西北自然存放的普洱茶都有失水现象,具体情况又有不同,有的极度失水呈超干状态,有的轻微失水呈偏干状态,通过对茶进行称重比较,可以大致判断出缺水状态,以100克新沱茶为例,称重后如果是
98克,失水减重2%,属偏干状态,能转化,就是比较慢
96克,失水减重4%,属特干状态,难转化,而且非常慢
94克,失水减重6%,属超干状态,不转化,成干尸茶了

问:为啥要加湿5%?而不是3%或7%呢?
答:出厂净重100克的沱茶,我在家称出来只有95克,说明我家太干燥,使得普洱茶失水减重5%,那就得想办法把这5%给补回来并且给固定住。还要根据藏家自身口感来选择陈化方向,比如我某个家人他喜欢广东仓的口味,我就会给茶加湿7%,然后密封存放,模拟出广东仓的风格。如果某款茶香气高扬,我就会选择加湿3%,让茶香能够较好的留存下来。

问:你演示了将整筒饼茶加湿的方法,那砖沱散茶也能这样加湿吗?
答:把你要加湿的普洱茶放在洗菜篮里,放好后,再盖张纸,置于桶内加湿,但是有密封包装的普洱茶没法加湿。

问:整件的普洱茶也能这样加湿吗?
答:那得用水缸来加湿啊,整件普洱茶,外面有层瓦楞纸,水气渗透进去,需要较长时间,加湿原理都是一样的。

问:普洱茶加湿后如何密封存放呢?
答:茶叶店有那种装铁观音的真空袋,非常好用,把加湿后的普洱茶放入真空袋,用细绳扎紧袋口,每年一次解开袋口让普洱茶见点风,平时就扎紧袋口,不去管它。

问:密封存放的普洱茶会有闷味吗?
答:一般适度加湿到正常重量,少数情况下会有闷味,只要开封后醒醒就好,不会伤及茶质。而过度加湿,情况就较为复杂,我把一片出厂净重为357克的生茶饼加湿到370克,然后装袋密封一年,开封后出现闷味,后转为自然存放,半年后才有所好转,但茶质已伤。另一片熟茶饼也是加湿到370克,密封一年,开封后散掉闷味,惊喜出现,汤稠水滑味更甜。究其原因,对生茶来说,香气就是命根子,过度加湿,会重损香气,得不偿失;而熟茶本就不以香气见长,有好滋味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