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渭然教授1931年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市,1954年毕业于浙江农学院茶学系(现浙江大学茶学系),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茶的故乡——神秘的云南。1954年至1957年在省农业厅工作。1957年又调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站即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工作。从西子湖畔的富裕之乡到交通落后、生活条件差的边疆——西双版纳勐海,在当时,的确是以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边疆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驱使,在今天仍然为我们所景仰。
1964年,按照中国政府与阿尔及利亚在北京签定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的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联络部和农业部派遣中国农业考察团赴阿尔及利亚进行考察,丁渭然任副团长,历时三个月。在考察了东部君土坦丁等省后得出结论,认为撒哈拉地区土壤、气候均不宜种植茶树,因此建议在北部沿海地区选择酸性土壤进行试种试验。随后丁渭然留任茶树试种专家,并任专家组组长。1965年1月开始在阿尔及利亚试验公园、斯基克农业技术学校等地引进浙江鸠坑、龙井、福建坦洋三个品种试种,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努力,茶树试种成功。丁渭然于1969年8月回国继续在茶科所从事茶叶科技工作。
1972年,云南省政府决定筹建云南农业大学茶桑果系。调到云南农业大学后,1973年,茶学专业正式开始招生,三十余年来,经过丁渭然等老一辈从省外到云南奉献青春和热血的茶学专家教授们的努力,茶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可谓桃李芬芳。他们战斗在全省各地,成为茶叶行业的各方面的骨干和精英,为云南茶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以丁渭然等老一辈为代表的一批省内专家,就是云南高等茶学教育的奠基人。目前,省内已形成以云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为中心的遍及各地市的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茶学教育体系。云南农业大学的茶学教育的格局不断扩展,形成了函授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的办学模式,还独创以茶学为载体的特色专项教育,举办茶艺师、评茶师、加工师等国家职业技能资质培训班,为各地培训茶叶专业技术人才。随着省委、省政府“把茶叶产业培育成区域性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的实施,茶学教育从专业到茶学系进一步发展到现在的普洱茶研究院,高等茶学专业教育显现蓬勃的活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云紫轩普洱茶。
丁教授离开茶科所到云南农业大学工作后,把他在生产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贡献于教学和科研,1973年茶学专业开始招生,但专业初建,百事待兴,他以身作则,结合云南生态环境,收集大量资料,负责撰写地方教材《云南茶树栽培》。由他主持编著的《茶树栽培学》后来又作为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云南分校的茶学教材。1989年该教材曾经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科普一等奖。他先后编写《种茶与制茶》、《云南茶叶初加工》、《云南省茶叶生产技术手册》、《云南省自然资源优势——茶》等多部教材供各级领导、农科战线的干部作为培训资料使用;1987年受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委托,组织撰写了《云南省茶叶地方标准》,丁教授负责撰写第一部分云南茶树地方品种、茶树育种;第三部分毛茶及毛茶加工,由徐宏宾老师负责;丁老师还负责标准的定稿和主审。《云南省茶叶地方标准》的编制和发布为云南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丁教授积极参加科研实际,撰写论文数十篇,为云南茶树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做出很大贡献。早在调离省茶科所前,他曾协助王朝纪培育云选73系列品系,并就云南大叶种与福鼎大白茶杂交问题进行探讨,为后来的云南地方良种的成功选育做了部分基础工作。他还参与云南茶树资源调查,在云南植物研究上发表云南山茶属三个新种,该项目获省科委四等奖;主持云南省科委设在红河州元阳县水卜龙茶厂的项目“茶树丰产综合技术示范”获红河州科技二等奖。1989年获云南农业大学支农扶贫工作三等奖;参与陈兴琰、陈国本、张芳赐等共同编写并出版专著——《茶树原产地——云南》。
丁教授退休前曾任过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并承担云南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云南农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等社会兼职工作。在工作中,他平易近人,教书育人,积极为年轻人创造学习提高机会,工作中严格要求,生活上处处关心,甘当铺
邓时海教授浅谈普洱茶 08-05